新手妈妈初次做辅食,这些细节得考虑到,否则宝宝会不留情面拒绝
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,到他六个月大的时候,宝宝的消化系统也逐渐完善,营养需求也随之加大,为了避免宝宝会因营养摄入不足而导致发育不良,宝妈们就考虑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。但这对于新手妈妈来说,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,毕竟宝宝的肠胃功能弱,他的辅食跟大人的饮食不一样,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,否则很容易引起宝宝消化不良,影响宝宝健康。那么,具体都需要注意哪方面的事情呢,下面我们就一起详细了解下吧。
荤素最好分开
很多妈妈在制作辅食的时候,为了图方便,往往就会把所有的食材切成块,一起丢进辅食机里,按下开关就完事了。这样不区分食材的胡乱制作一通,很容易让食材之间互相串味,尤其是荤素食物之间相互影响口感,做出来的食物会带有荤腥味,宝宝也不好好吃。为了避免这个现象,妈妈在选择辅食机的时候就应该擦亮眼睛,选择双杯的辅食机,这样在制作辅食的时候可以荤素食物分开处理,让宝宝可以不挑食吃的更香。
别放调味料
有时候宝妈为了增加食物的口感,让宝宝爱上吃辅食,就会在制作辅食的时候添加调料。但这对宝宝的肠胃来说有点受不了,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吸收,而且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,所以,这种做法最好不要。一般宝妈在给宝宝刚开始制作辅食的时候不要添加任何调料,通常等宝宝的味蕾逐渐打开后,才可以在辅食里加入少许盐。而且对于宝宝来说,食物原味比调味品的味道好的多,而且还能给宝宝从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。
研磨要合适
相信很多宝妈在制作辅食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,那就是食物应该研磨到什么程度最好。其实,食物的粗细程度要根据宝宝的生长阶段来制作,如果是低月龄没有咀嚼能力的宝宝,宝妈应该在食物研磨上多花点时间,保证食物的细腻丝滑,让宝宝吃起来更容易接受,减轻肠胃负担,身体也更容易消化吸收。如果是已经有咀嚼能力的宝宝,宝妈就可以让食物保持一定的颗粒感,满足宝宝的咀嚼需求。
食材要煮透
另外一点就是,宝妈在制作辅食的时候,要注意食材是否熟透,因为没有煮熟的食物里含有大量的微生物,宝宝吃进去会容易造成腹泻,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。相对的,也要防止食物过熟的情况,因为这样会让食物里的营养成分大量流失。因此,宝妈要掌握好每一种食材的蒸煮需求,对蔬菜和肉类食物要分开来蒸煮,这样也能让每个食材都能保证恰到好处的营养。
虽然,给宝宝制作辅食看起来有些麻烦,但只要妈妈选对了辅食机,用它来做帮手,就能轻松帮妈妈做好辅食呢。
此外,这里向新手家长们推荐一本权威性的辅食书《辅食每周吃什么》,这本书的作者是南京儿童医院营养医师、营养学硕士刘长伟老师,这本书得到了育儿专家张思莱等人的大力推荐。
这本厚厚的辅食书内容非常丰富,几乎解决了在宝宝在辅食喂养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。
比如宝宝添加辅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?家长有哪些容易进入的辅食添加误区?添加辅食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?宝宝辅食需要准备哪些工具?等等。
《辅食每周吃什么》教家长避免误区的同时,给出了每周的辅食食谱。列出了从孩子6个月到孩子1周岁之间,每一周孩子要吃的辅食食谱,图文并茂,详解做法,简单易学。
在孩子1周岁到3周岁之间,又给出了如何给孩子补钙、铁、锌、硒和防便秘、止咳嗽等各种食谱,内容实用。
附录还有一些添加辅食的量化表和知识。
总之,这本厚厚的《辅食每周吃什么》图文并茂,215道辅食花样多,营养全,并详解每一种辅食所含的营养成分和作用,孩子爱吃,大人易学。
一本好书在手,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,特别是在孩子6岁到1周岁这半年时间里,如何循序渐进,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,完全不用家长操心,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,家长只要跟着做,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。
这本书配有视频,老人用起来也很方便。
《辅食每周吃什么》可以用三年。给孩子的辅食书一定要正版,因为孩子的健康是无价的。
正在备孕或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,还有已经生下小宝宝,正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家长们,想了解这本《辅食每周吃什么》,请点击下方链接购买~~